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南京“绿领”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发布时间:2018-08-16     浏览次数:     来源:

南报网讯  “80海归不继承父母经营的企业,独自创业养螃蟹,打响了品牌;“90女大学生学习新技术,扎根农村办农场,圆了田园梦……不同于白领、蓝领,越来越多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年轻人下乡当起绿领,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所谓绿领,指从事现代农业、绿色产业的新型农民群体,有知识的大学生、有技术的专家、有能耐的投资人,只要扎根农村,都算是绿领一族。说白了,绿领就是助力农村发展的人才。

女海归创办公司卖螃蟹

宋戈正是这样的人才。前不久,在高淳固城湖畔的大闸蟹养殖基地,记者见到宋戈时,她正在向养殖户询问今年的养殖情况,举手投足间尽显干练。从美国利伯缇大学毕业后,她没有进入自家企业,而是选择到农村创业——当然,这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却也显示出这位“80美女的商业眼光。

2013年,宋戈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吃固城湖大闸蟹的照片,引来不少同学和朋友留言,让其代买。买螃蟹时我发现,养殖户销售手段单一,价格也卖不高,而外面又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宋戈决定,自己帮养殖户卖螃蟹。创业之路并不容易,从一开始单纯的电商销售,到如今发展成品牌化经营,宋戈从一个养螃蟹的门外汉变成了技术专家。如今,宋戈的蟹福记螃蟹销往全国各地,公司去年销售额500多万元,也带动了高淳当地养殖户增收致富。

与善于发现商机的宋戈不同,“90美女高澜瑄投身农村是因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大学毕业后,高澜瑄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然而自小的田园梦想始终萦绕在怀。工作两年后,她毅然辞职,在六合区横梁街道开办农庄,做起了特色苗木栽植与特色水产养殖。创业之初,开荒翻田,架线铺路,她都亲力亲为;为了掌握农业知识和技术,她请教专家,参加各类培训班,几年间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名农业专才。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农庄产值达350万元,净利润70多万元。

金领转行种有机蔬菜

在南京农村,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宋戈和高澜瑄的行列,以前,大学生毕业后都想成为白领、金领,现在,不少人都以成为绿领为荣。目前,我市的大学生职业农民已经超过千人。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扎根农村,在南京,甚至还有很多工作了多年的金领、白领,放弃优厚的薪资待遇,转行成为绿领43岁的雷立民,先后在苏宁和创维两家大型企业工作了20年,离职前年薪达60多万,是不折不扣的金领,如今他扎根江宁农村,专门种植有机蔬菜,实行会员制销售,当日采摘当日送达;上海白领许华清,在八卦洲当上农业园园主,利用南果北种的技术,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火龙果基地……

绿领越来越多,是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积极效应,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也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从我市情况来看,这样的趋势越发明显,到农村创业和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返乡的能人比比皆是。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绿领的兴起,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绿领引领乡村振兴

对于绿领这个新概念,中国地理学会农业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师大教授张小林有着自己的理解。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张小林认为,乡村振兴最缺的是人才,最迫切需要的也是人才。

在张小林看来,绿领是有知识、有技术、有文化的现代农民,他们能给农村带去最实用的现代技术,未必要高精尖,但一定要实用,可以在传统农民中间去普及,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他解释说,以前的农民靠经验种地,现在时代变了,农业的发展也要借助好的营销体系、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技术,这些都需要人才带着知识下乡才能实现。

绿领的出现,除了引领农村生产方式转变之外,对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能产生积极影响。张小林表示,绿领扎根农村,能够起到传播城市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作用,至少可以影响到身边的农民,让乡风更文明,让乡村的文化更加丰富。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绿领就像是星星之火一样,可以燎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