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六合竹程:念好“三资”经,“差生”变“优生”
发布时间:2020-08-03     浏览次数:     来源:

看着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通往每个村组,刘家和感慨万千。他所在的程桥街道竹程社区,处于六合北部山区,村集体收入捉襟见肘,每年都要靠上级补助,2016年被列入市级经济薄弱村。

竹程戴上经济薄弱村的“帽子”,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明柱当即立下“军令状”:不能如期甩掉经济薄弱村“帽子”,自己先卸书记“帽子”。拟定5年发展规划,竹程社区做好资源、资产、资金“三篇文章”,让资源“热”起来、资产“活”起来、资金“动”起来,一年一个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2019年集体收入达到246万元,竹程社区不但早早甩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还完成了从“后进生”到“优等生”的“逆袭”,阔步挺进小康路。

土地综合整治,低效耕地变高效农田

垄上,青青麦苗一望无际;低空,点点白鹭展翅翩飞……站在六合区程桥街道伍竹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负责人史玉松根本无暇欣赏这幅秀美的春日田园风景画,正聚精会神查看病虫害情况。“眼下正是小麦拔节育穗期,也是虫害、赤霉病高发期,每天我都要过来看一遍,确保小麦茁壮成长,为夏粮丰收打下基础。”

麦田“守望者”史玉松守护的可不是自己承包的土地,而是竹程社区从农户手中流转的耕地。2019年,合作社这1700多亩土地,为社区带来了20万元的纯收入,农户每亩土地流转费近600元。而在几年前,1亩土地仅300元流转费,依然无人问津。原来,竹程社区耕地以丘陵为主,种植成本较高,效益低下。农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种地,种粮大户自然也看不上,土地流转价格一直上不去。

如何让土地“冷”资源“热”起来?20172018两年间,竹程社区先后申请了8000多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照“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把整治后的土地统一对外发包,每亩收取60元的基础设施维护费,仍受到种粮大户的热捧。江北新区长芦街道村民高德见流转了380亩土地,进行稻虾共养,亩均纯收入可达2000元,“这样的收益,几年前我可想都不敢想,土地流转费高了也值。”

盘活闲置资产,老村部“化身”仓储中心

叉车紧张作业,运输车来回穿梭……竹程社区农业仓储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受疫情影响,原本2月初开工的项目,一直拖到410日。我们正加班加点,争取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市市场监管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驻竹程社区第一书记卓敏一边调度,一边向记者介绍,5月底,项目将全部完工。届时,一座轻钢架构的农业仓储中心将拔地而起,每年能为竹程社区带来20多万元的租金收益。

殊不知,每年都能为社区下个“金蛋”的农业仓储中心,“前身”竟是废弃多年的老村部。2012年,东胡社区、胥庄村合并成竹程社区。东胡社区村部自此一直闲置,部分房屋甚至已经倒塌。如何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经多方论证,竹程社区决定斥资350万元,在原址上打造农业仓储中心,并公开对外招租。“仓储中心还没开始建设,出租对象就找上了门,建成之日就是租金到账之时。”卓敏说。

盘活闲置资产,竹程社区还利用老卫生室,改造成2℃—8℃低温、-18℃、-35℃仓储冷库共500平方米,统一打包向外出租,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整合帮扶资金,抱回下金蛋的“老母鸡”

2016年竹程社区被列入市级经济薄弱村,便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帮扶资金。帮扶资金怎么用?是像撒胡椒面儿一样分到低收入农户手中快见成效,还是整合起来投资项目细水长流?社区两委班子多番讨论,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变“输血”为“造血”,竹程社区整合帮扶资金,先后在六合新城购置了约400平方米的门面房,投资100万元用于马鞍扶贫标房项目建设。如今,这两项投资每年为社区带来约50万元的收益,“暂且不提门面房的升值空间,每年40多万元的房租雷打不动,这不就相当于给社区抱回来一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嘛。”

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受益的还是当地百姓。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村民摆脱了下雨难出门的窘境;太阳能路灯通往各村组,大家告别了摸黑走夜路的历史;社区母亲河撇洪河堤坝硬化,两侧栽植垂丝海棠、金丝垂柳,春暖花开之际,水清岸绿,鸟语花香,成为村民休闲健身步道……“这样的好日子,过得比蜜还甜。”刘家和开心地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敬清  通讯员  徐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