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股改村,发了!分红,来了!
发布时间:2020-01-17     浏览次数:     来源:

 

南报网讯 ( 记者 鲁舒婷 通讯员 高金军 ) 冬天的早晨,寒风凛冽,位于浦口区星甸街道的后圩村却是一片繁忙景象,车辆穿梭不停往外运送着水产品。村民谢兆荣正站在水塘边,一筐一筐地往电动三轮车上搬青虾,“马上要过年了,最近几天每天都要出货。”这辆三轮车是2018年村里为他添置的,方便其运输水产品。如今,这辆三轮车已经为谢兆荣一家开出了一条“致富路”。
今年64岁的谢兆荣曾是后圩村低收入户,妻子和儿子身有残疾。2018年底,依靠村集体经济分红,谢兆荣终于摘下“贫困帽”,2019年更是拿到了6万余元的收入,这一数字在几年前还不超过1万元。“加上我大哥,家里有四口人,共4亩多地,分红拿到了1.4万多元,比2018年高了2000多元,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谢兆荣说。
谢兆荣所说的分红,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之风“吹”到浦口的结果。2017年6月,浦口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股改)全国第二批改革试点地区。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积累了大量财产,股改就是为了将资源整合盘活,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5年,后圩村正式进行股改,成立后圩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财产、土地等经营性、资源性、非经营性资产均为合作社所有。合作社与村委会之间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由村书记担任合作社社长。
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已经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到村委会,然后请来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后圩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社长董善军告诉记者。曾经,农村集体资产是一本“难念的经”,村民和村干部之间常有矛盾,根源在于老百姓对村集体资产不清楚,怀疑自身利益被侵占了,但村干部对自身家底心里也没数。“通过清查计算,我们终于把家底亮给了群众。”董善军说。
最终,后圩村共量化经营性资产总值700多万元,并设有集体股、成员股、岗位股三类,一人一股确定总股份,其中岗位股不参与分红,只负责合作社日常管理。股改后,后圩村“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终于被激活。通过产业振兴,目前全村已经形成了以河蟹、青虾等品种为主的万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农户+农场+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改变家家户户“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养殖大户带动村民和低收入户共同富裕,全村渔业年产值已超亿元。股改让这个位置偏僻的小村落“摇身一变”,集体资产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2019年,后圩村集体经济收入约974万元,比2018年增长290万元,村民分红474万余元,每股约1873元,每股分红增长约5.8%,农民手中的“土疙瘩”早已变成了“金疙瘩”。
谢兆荣一直有记账的习惯,他的账本上详细记录着每年土地流转价格和年收入情况。“你看,2015年是508元每亩,到去年就是900元了,我家4亩地还是4亩地,但却越来越值钱。我打算添置些大件物品,给家里人买点什么……”说话间,谢兆荣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