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央媒实地探访南京美丽乡村 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发布时间:2019-08-29     浏览次数:     来源:

龙虎网讯(记者 周玲 通讯员 陈佩弦 王义荣)826-27日,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进美丽村庄记者行活动走进南京江宁,来自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记者先后考察了江宁街道牌坊社区黄龙岘村、谷里街道张溪社区徐家院、东山街道佘村社区王家村等南京美丽乡村,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等内容进行集中采访,感受南京美丽乡村的新变化。

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先进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域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推南京市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南京市整村推进已有399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五化标准,垃圾分类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公厕新改建目前已完工341座,在建204座,户厕改造正在按应改尽改要求有序推进。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开展集中整治,4866个自然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南京农村日益成为现代农业新高地、美丽乡愁承载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农民幸福乐居地。

走进谷里街道徐家院村,独特的垃圾兑换超市吸引了记者们的关注。目前已经兑换多少商品了?”“居民们怎么获得更多积分?”……现场,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当得知垃圾兑换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不用钱就可以获得,而是需要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并获得积分来兑换时,大家纷纷啧啧称赞。来自农民日报的记者李慧斌告诉记者,推广垃圾积分兑换制度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制度,让村民们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这种措施值得学习。记者了解到,谷里街道还紧扣村民需求,在改造农户厕所内部环境的同时,按照相关要求配建了三格式化粪池,原先的旱厕改建成水冲式厕所,预留管道将接入村内污水收集管网,真正实现农村厕所卫生、无害化。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改善物质环境的硬件建设,更要着力提高人的主体意识,让当地居民从被动变主动参与到建设中。来到牌坊社区黄龙岘茶文化村,社区书记吴青向大家介绍,一直以来,他们始终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民上,让农民既成为受益者,也成为建设者,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如今,黄龙岘村50多户人家中有40多户都参与到了农家乐、客栈等各类实体经营当中,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在这里,当地百姓耕耘出一片农旅融合的试验田,让村民们有了喊出农村不比城里差的底气,环境整治后村子的颜值更高、乡景更美、乡风更淳,让我不得不感慨新时代的乡村美不胜收,新时代的乡村大有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于子敬深有感触地说。

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交流探讨中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下一步,江宁区将以浙江千万工程为标杆,发扬江宁织造工匠精神、下好绣花功夫,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努力把江宁乡村打造成为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现实模样。

随着一路寻访,南京美丽乡村的模样愈发清晰起来。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向雨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着这里的所见所闻,这和我之前接触的农村不太一样,更先进,更智慧,更美丽。向雨瑶表示,作为媒体人,她将会把此次采访中对于南京美丽乡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传播出去。新华社记者赵九龙也对南京美丽乡村的人居环境建设赞叹有加,如今,绿色成为了美丽乡村的底色,南京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起点高、成绩好,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环境优美、村民富裕的乡村。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的工作,贵在常抓不懈,长效管理。下一步,南京市将继续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着力实现垃圾分类从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力争年内所有自然村全覆盖,基本完成规划布点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非规划布点村污水收集处理,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全覆盖,通过整村推进、示范引领,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