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农业综合效益日益凸显,实现了村民、集体、承包大户三方共赢
通过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农业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整治后的田块,从以前流转时的无人问津变成了“抢手货”,土地承包费也相应提高,承包大户通过机械化操作、统防统治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实现了村民、集体、承包大户三方共赢……
总建设面积5.95万亩
2017年,我区主要完成2016—2017两个年度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农业、国土、水利、财政等4个部门共13个项目,总建设面积5.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在2015年底比重达61%,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2017年底,高标准农田比重约70%,预计2020年实现全覆盖。
对田块进行整治,提高农田平整度,优化农田结构布局;建设灌排设施,改善农田灌排和集蓄水条件,增强土地旱涝保收能力;修整田间道路,提高田间交通配套水平,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覆盖率……
从2016年起,区农业局在全区范围内对适宜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了全面摸排,得到需要纳入高标准农田整治的面积共有18万亩,按轻重缓急制定了5年实施计划;区级设立1500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土方平整、格田成方、勘察测量等。
通过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农业综合效益日益凸显。纵观我区近年来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情况,由于注重发挥和放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性、带动性作用,整治农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得到了不断提升,整治后的田块,从以前流转时的无人问津变成了“抢手货”,土地承包费也相应提高,承包大户通过机械化操作、统防统治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实现了村民、集体、承包大户三方共赢。
农业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走进溧水的高标准农田基地,田野上一大片新翻出的泥土散发着潮湿的气息,远处,挖掘机和推土机正在忙碌地工作着,原本高低不平的田地渐渐露出了平整的雏形。
2017年建设项目已陆续交付种植,其中和凤镇乌飞塘、吴村桥2个项目共一万亩,70%已流转经营,主要打造优质稻米基地,展示优质稻米推广和种植,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作用,白马镇曹家桥村项目区已经取得合作协议,将连片流转种植黑莓,打造万亩黑莓生产片,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区农业局副局长方明保表示,2018年,区农业局负责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有5个,2.57万亩,约占全市总计划的60%,各部门将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通过科学编制规划设计、加强项目实施监管、从严规范审计验收,真正建成“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高标准农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