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资源要素保值增值
发布时间:2017-04-13     浏览次数:     来源:农民日报2017年4月11日

     自2014年3月南京首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高淳区阳江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以来,南京市便开始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方面进行探索。目前,全市共建成6个区级和46个镇街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实现区、镇街全覆盖,累计实现交易额7.5亿元。初步实现了农村产权规范交易、农村产权价值发现、缓解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等目标。

    搭建交易平台。南京市采取“三级市场(市、区、镇街)、两级交易(区、镇街)”的模式,完善整体框架设计,在区级层面建立“XX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在镇级层面建立“XX镇(街道)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统一市场名称,规范市场建设,健全交易监管职能。同时,使用全省统一设计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市、区、镇街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交易数据信息同步联动。

    出台系列政策。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南京市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推进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公开交易和监管的具体要求。同时,各郊区和镇街同步出台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办法及交易规则、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制度,强化了市、区、镇街多级改革的配套联动。

    完善交易机制。一是加强指导。各区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具体承担组织协调、政策制定、监管等方面职责;各镇街建立相应的工作网络,落实专门人员,确保有序开展。二是规范管理。坚持交易市场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按照“统一市场名称、统一机构性质、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监督管理”等“四个统一”进行管理,免费提供交易服务。三是引导交易。结合新一轮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摸清家底,引导农村各类产权入场交易。

    建立三种模式。结合郊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三种模式:一是以镇级市场交易为主的高淳模式。高淳区根据交易时间段集中、参与竞价的农民多等特点,选择以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主要交易平台。二是以镇街公共资源交易站为载体的六合模式。所有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政府采购和小型工程发包,都须经村民议事、两委会决议后逐级审批,进行资产评估、造价预算或市场询价。三是以区级市场交易为主的溧水模式。前期各类农村产权在区级农村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在业务流程相对规范后,再由区级授权一定交易额以下农村产权由各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拓宽交易品种。在市场全覆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拓展交易品种,不断提高交易总额。目前,全市累计实现交易额7.54亿元,交易品种从探索初期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养殖水面经营权、集体经营性资产使用权等3种类型,拓展到目前覆盖几乎所有农村产权约10余种。今年,又将“一事一议”项目、小型工程招投标服务等涉农资金项目,纳入交易范围。

    提升平台功能。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登记服务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评标专家库,保障农村产权交易评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组织银行开展“银农”对接,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

    通过市场公开交易,有效盘活了农村各种要素资源,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增加。目前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公开交易的农村集体资产,平均增值超过20%。通过交易市场规范流转,有效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就业创业;当地农民每年不仅能获得2万多元务工收入,还能获得最低500斤粳稻/年·亩的承包地流转租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更加多元。